有小孩之後多多少少還是會接觸一些有關小孩和這世代的書,思考之後(或該說現在?)該怎麼和小孩一起面對這世界。
當然剛出生拿幾個月可能處理吃睡小孩問題就很忙了,那時候一直在研究小孩作息怎麼調,該怎麼安排吃飯睡覺時間。(小孩出生前三個月的心得在這)
現在小孩狀態比較穩定之後,比較有餘裕了,可以繼續來翻翻書。之前看了《人才,自造者》,這本比較偏向正面的範例,而且是台灣自身的範例,可以看看一些台灣孩子們怎麼樣去跨出他邁向成功一步。
還有《恆毅力》這本讓你知道,你如果要「栽培」小孩,有個指標可能是你應該要考慮的重點。
而這本《階級世代》,則是列舉出一些美國的富有階級跟貧窮階級的小孩,就算面對同樣的狀況,他們能得到的機會,真的不一樣。
你以為只是因為你努力?
不管東西方,社會不同的世代常常會有上一輩的認為下一輩的人不努力所以才沒有他們成功,台灣有草莓族的字眼,日本有寬鬆世代(ゆとり),美國有千禧世代(millennials)的字眼,都是貶抑新生代的說法。
但事實可能不是如此,書中以美國為例,1959 年左右,美國社會階級流動頻繁,底層要翻身的機會多,子女學歷比父母高的比例也高,那時不是只有台灣的錢會淹腳目,美國也是處處是機會。
不過也跟台灣一樣,可能也處處存在不平等,女生能大學畢業的只有男生的 1/4,還有種族歧視的問題。
但是近年來,人人都能有美國夢的機會不再,貧富差距擴大,資源集中在富人手裡,人們不再相信付出一定能得到回報然後被說是草莓族或千禧世代。
現在因為性別跟種族的機會差異不能說沒有,但有再下降的趨勢。但是卻有另外一個東西造成了的差異讓人難以跨越:出身的階級。
家長有沒有上大學差很多
作者定義出的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不是以家長的年收入多少之類的資產等級來做分類,而是以「家長有沒有上大大學」來劃分上層與下層的界線(不知道這在台灣這廣設大學的世代有沒有用)。
作者發現,上層階級的人們跟下層階級的人們生活開始越來越有區隔,住處、學校都跟下層階級有所隔閡,兩個階級越來越少有交流。因為碰不太到面,所以「通婚」狀況也少,然後越來越開。
而這個階級分隔是跨種族、跨性別的,下層白人跟下層黑人的相似度高於上層黑人跟下層黑人的相似度。
整本書在美國各區找了一些對照組,對比出類似的情境中,上層階級的小孩在上學、就業就是能得到比較多的資源,遇到問題(單親)也比較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其他包括課外活動、公眾事務參與度、甚至肥胖,這些狀況在上下階層的小孩都會看到顯著差異。
同學、鄰居、生活導師的影響甚大
作者發現影響小孩邁向發展的因素中,除了家長本身對小孩的態度之外,同學的家庭及家長的影響可能不亞於小孩自身家庭的影響,而加上前面提到的現在兩個階級的生活圈越來越錯開,上層階級小孩的同學也都是上層階級的,所以更容易有正向發展。
甚至有研究發現光是讓下層階級的家庭搬到上層階級居住圈,下層的小孩成績就能向上提升。
而友善的社區環境也是影響小孩發展的因素之一,但兩個階級對於鄰居或是陌生人的信任度有落差,上層階級的信任度比較高,下層的則是偏向能閃就閃的態度,使得「共同養育小孩」的社區機能在下層階級較難發揮。
有個除了爸媽以外的可信任成年人可以諮詢在小孩遇到困境時相當有幫助,可能是學校老師、球隊教練、或是教會牧師修女。而同樣的,這個在兩個階級能找到這樣的人存在機率,也存在著差異。
「他」的問題可能會是「你」的問題
也許有些人不會說出口,但可能心理覺得「我可憐這些下層小孩,但關我什麼事?」這也是作者在書中說到真的有些「名流」是會這樣發言的。
而作者也回答了這個問題,這些下層小孩,如果他能得到良好的發展,他可能會為這社會付出出他的努力,為這社會貢獻一些資產(機會成本)。此外,如果他不能好好發展,甚至去造成社會問題,社會還要付出成本來處理這些小孩的問題(如監獄、醫療)。
這一來一往的差異,就是我們讓下層小孩繼續沉淪所要付出的成本,這會花多少錢呢?答案是一名沉淪青年一生中花費的社會成本是 529,030 美金!
這些孩子的問題不會只是他們的問題,也同時是我們的問題。
書中結尾波士頓執行長艾許(Jay Ash)這麼說著:
「如果我們的孩子陷入麻煩,不論是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或是任何人的孩子,我們都有照顧他們的一份責任。」
我能做什麼?
在看完書中這些怵目驚心的故事之後,作者最後一章的標題是「怎麼辦?」,列出一些我們能做的事情。
裡面有些事可能要把層級拉高到政府階級才能做得到,但也有些事情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
- 正視問題:我們以為我們的成就都來自於自己的努力,但其實我們可能受到許多上層家庭和社區的資源而幫助。而這些幫助在近年來的下層家庭可能不容易拿到。
- 關心政治:書中引言政治科學家道爾(Robert Dahl)的話:「如果你在政府中被剝奪了平等的發言權,那你的利益比起那些有權發言者的利益,不受重視的可能性相當高。如果你自己不書畫,誰會為你發聲?」
推薦給誰?
雖然這本書以美國本位來撰寫,跟台灣的狀況可能有所差距,譬如說美國教會 vs 台灣宗教體系對於弱勢家庭的處理可能有所不同。或是台灣的治安可能沒有差到到讓下層階級於對人們信任感太低。
但看完本書的案例們,還是會讓人有點難過...
本書推薦給以下幾種人閱讀:
- 想了解社會、家庭資源怎麼去影響小孩發展的人
- 覺得自己的成就主要來自於自己的努力的人
- 覺得窮人是因為不努力才會那麼窮的人
作者說了,本書的讀者可能都是偏向上層階級的人,大家可以讀讀此書,看看社會的「另一半」是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看完之後可以再想想,這社會真的是「公平」的嗎?
延伸閱讀:
《人才,自造者》現代學習之路
《恆毅力》:重要的不是天才
小孩出生到三個月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