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連戴高樂都不認識沒國際觀」、「現在年輕人都是爛草莓」、「台灣人沒像中國人那樣有狼性不思進取怕進爭才會衰敗」,如果你對這些指控對感到煩躁,那我會建議你看這本書,因為我真的很久沒有看書看得這麼開心過了。(一肚子鳥氣都被解放了)
台灣人,真的被唱衰太久了。而且不只是被外國人,是被台灣自己
看完這本書,可以得到一些面對這些指控的勇氣,也可以多一些對未來該怎麼走的展望。
最低的水果是什麼?
書名《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是指,當我們把伸手就可摘的這些低層水果(簡單、技術門檻低、取代性高)摘完之後,要嘛就是有一餐沒一餐靠這些稀少、所剩不多的低層水果繼續過活。
或著,我們可以去發展一些工具、技術,去採那些還沒被採過、豐富的高層水果(高階工作)。
當國家、社會在發展,起頭是最快的,但越後面成長就需要越大的功夫,也就是所謂的「邊際效應遞減」,就像從 0 分我要努力考到 30 分,可能還算簡單,但從 60 分要考到 90 分可能就很辛苦了,要再從 90 分考到 100 分更是花上巨大的努力才有可能達到。
台灣現在至少也是個 70 分左右的狀況,在簡單的路都走的差不多之後,想要繼續拿更高分,必不是個簡單的路,而這本書,就是從五個不同的主題,來看台灣人也好、政府也好,到底該怎麼繼續走下去。
創業、政府、兩岸、教育、企業
作者顏擇雅其實沒有把他在本書的五大章節歸納出名字,我自己的感受是這幾個主題大概是創業、政府、兩岸、教育、企業,各自各精彩。
創業說的其實不見得是叫每個勞工都要自己出走,但你可以想想如果你是老闆,你會怎麼面對怎麼處理當下的困境?去想辦法擴大自己的視野,而不是只會在茶水間抱怨而已。
政府說的是台灣現在許多問題,如房屋稅、如當病、如公投、如民粹。民粹現在是貶義詞。徵收富人稅就真的是公平嗎?你又要怎麼去定義富人呢?大家都在笑當兵變笨,當兵應該要變笨嗎?
低公投門檻聽起來很棒,好像瑞士常常公投覺得很先進值得我們羨慕,但瑞士人又遇到了什麼困境?
兩岸大概是讀起來最爽 開心的章節,在現在一片中國好棒棒、台灣不上進的氛圍下,作者也寫出了強國崛起的幾個困境,譬如中國自己的人才出去後就不想回來。也寫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論點:為什麼英文看不到中國崛起?英文有許多外來語,有日文的 sushi、tsunami,為什麼看不到什麼中國外來語?
中國有他可以借鏡學習的地方,但把「中國」當「世界」、「全球」就顯得荒謬了。
中國有他可以借鏡學習的地方,但把「中國」當「世界」、「全球」就顯得荒謬了。
教育則是我覺得最精彩的地方,講高等教育在台灣目前遇到的困境,也講國際觀。
台灣有個說法說「台灣的地理(課)是(教)歷史,歷史是小說。」
台灣的歷史課常常重點放在誰在哪年做了什麼,而忽略了脈絡,作者以為什麼台灣周圍一帶只有台灣一個聖地牙哥為例詮釋了一次歷史的一種可能教法,而不是教一些只要 google 就能查得到的資料。(我高中怎麼沒有人這樣教我歷史...)
最後是企業,台灣目前的困境,可能企業家的保守需要付不小的責任。相較於中美還一直有各年齡層的大企業家:從比爾蓋茲到馬克祖克柏,台灣卻幾乎從張忠謀、郭台銘、嚴長壽之後沒什麼大企業家了。難道台灣四五十這代才是真正的草莓族嗎?
回到頭來還是眼界跟國際觀的問題。企業保守把錢都放在房地產,只想繼續摘低層水果,那就永遠只吃得到這些低層水果。
年齡不是問題,書中最後以麥當勞這個中(老?)年發跡的企業家雷克拉克為例,年齡不是創業的阻礙,沒了體力,但還有眼界跟智慧來當你的後盾,還是做得到的。
為大家吐了一口氣
這本書看起來應該是作者許多專欄投稿文集合而成的作品,講的內容都很淺顯易懂,厚度大概在三百頁以內,相當容易閱讀,而且讀起來心情愉快。
台灣常常有看輕自己的傾向,更有看輕自己晚輩的傾向,這本書就是作者來幫大家出一口氣的。希望讀了本書之後,年輕人可以多一些勇氣也多一點方向找到該努力之處,前輩們讀完了也可以多個角度看看身邊的年輕人。
台灣有自己的問題,但真的沒有很差。
延伸閱讀:
《歐洲的心臟》:看看德國想想臺灣
《人類大歷史》:從上古到未來
《人類大命運》:對未來的想像
《階級世代》:這社會真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