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鋼狼的形象長存在大家心中的休傑克曼再次飆戲,演出真人真事改編,全美最大的教育弊案事件,在《大娛樂家》被他再次迷倒的我,這次也沒錯過他最新的電影。
而他也沒有讓我失望。
《壞教育》,一部讓你知道「 好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的電影。
無雷心得:當無常變成平常
當違法的無常生活變成日常生活時,你發現了這個事實時,你該怎麼做?正義優先?利益優先?
公司太大不能倒?牽涉太多不能倒?這像不像台灣礦業法、農地工廠的議題呢?
我覺得要講述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大概都會洩漏出關鍵劇情,我建議不管是(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下)去電影院觀賞這部佳作,或是等之後有上電視或串流平台時再觀賞也沒關係,休傑克曼的演出絕對值得一看。
看休傑克曼飾演的 Frank 如何在不同人物之間轉換他的身分,就是本劇的精彩之處。
以下就有劇情洩漏囉。
人不是只有一個面相
故事背景是發生在 2000 年出頭的美國長島郊區的 Roslyn 學區,在一次的年度演講中,Roslyn 高中的董事向台下的聽眾介紹我們今年又有幾個人考上耶魯、賓大等名校,學校的排名衝到全國排名第四,都是因為學區總裁 Frank 帶領著我們才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功!
Frank 從休息區慢慢走向舞台,後台一群人恭喜 Frank,Frank 上台後,看著台下崇拜的聽眾而滿足著,剛要發表演說的時候,畫面就切掉了。
這裡是我當初在看的時候覺得很奇妙的地方,通常這種發表演說的場景是個很好發揮的舞台,譬如說 Jobs 在史丹佛發表的著名演說「Stay foolish, stay hungry」,但這部電影沒有讓 Frank 也給出一個漂亮的演說,他用更多平常的生活來描寫 Frank。
一個雖然不喜歡、但為了健康還是會吃健康餐的中年男子;一個會鼓勵高中學生在平凡的校刊報導中發揮出自己的影響力,而不是讓報導只是流於形式的好老師;一個願意好好聽完家長反映有關孩子問題的教育長官;一個願意花時間去記憶在場賓客有誰、在意什麼、讓客人覺得自己有被重視的好東家。
還是個為了亡妻守貞 30 年,有寡婦投懷送抱都會坐懷不亂的好丈夫。
他和學校的助理主管 Pam 一起把這學校整治的好好的,帶領學校往前衝,連帶著學校附近的土地價值也漲了起來,學校董事們還因此來感謝他。
聽起來很不錯、是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手腕有實績的教育家,不是嗎?
可是隨著劇情一步步的演出,我們看到了更多 Frank 的面相:會犧牲部屬來斷尾求生、會偷情、會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嚇唬學生、會恐嚇栽贓會計師的慣老闆...
「 他看起來不像是這種人 」是我們遇到一些好人去做出壞事的時候常常會說的話。
要說哪一個才是他的真面目嗎?我覺得其實每一個都是他的真面目,好老師不等於好父母,好男友不等於好老公,好學生不等於好員工等等等。
我劇中最喜歡的一段安排是,在 Frank 的其他面相一一被揭露之後,FBI 都上門查帳,Frank 在煩惱著現在該做什麼、回到他的辦公室思考時,等著他的卻是之前跟他陳情過的家長,家長看起來大有問題,在我們以為 Frank 要大爆炸的時候...
Frank 卻自然而然的秀出他對於教育的熱愛,一步一步的引導出小孩一直唸錯的單字:accelerated。
我們本以為 Frank 就是個道貌岸然的敗類,但看到這邊我們心中又激起了「 Frank 真的是個好老師 」的念頭。
這個在評斷他人或評斷自己都是個重要的概念,面對自己,知道自己有所不完美,但也別放棄自己的良善之處,擁抱自己、放過自己。
面對他人,別因為他人的一部分的好就完全全盤接收他所作所為,反之亦然,就像 Rachel 的爸爸因為相信一個看起來愛家的好同事,結果下場就是捲入內線交易的風暴而失去工作。
就我自己來說,我敬重一些好老師,但他 / 她不是一個好父母;我喜歡一些藝人、政治家,縱然他也有可以被攻擊的點。了解自己為何喜歡或討厭一個人,而不當所謂的 X 粉或 X 黑。
世界上沒有「聖人」、只有「老師」:有你值得借鏡地方的人,不管是正面的或反面的。
你的正義值多少重量?
休傑克曼之前演的《 大娛樂家 》有很多精彩的典型和非典型的談判橋段(勸說小拿破崙、勸說劇本家、勸說歌手),這次在《壞教育》裡面休傑克曼也展現出了高超的手腕來面對不同類型的對手。
面對初次發現 Pam 有挪用公款而大發雷霆的董事時,Frank 說的不是「 Pam 其實也沒那麼壞 」這類關於是非對錯的辯解,讓董事冷靜下來,願意放手給 Frank 處理的神奇字眼是「 爆發醜聞的話,學校附近的房價會掉喔。」
結果剛剛還在大聲說「 這是偷納稅人的錢,天理不容!」的董事們,開始一個個的沉默,嘀咕著:「 學區房子的房價就是要靠學校的排名跟名聲來撐著啊...」
在會計師發現學校有兩張頭等艙機票這種明顯不合出差報公帳的標準,跑去找 Frank 討論時,Frank 說的也不是對錯,而是「你搞不定的話你就準備回家吃自己吧!」本來帶著一點究責意圖的會計師馬上唯唯諾諾的說他會處理好這件事。
面對抓到自己把柄的 Rachel,Frank 談的也不是對錯問題,他這次利用的是成人和學生社會經驗的差距,加上道德的枷鎖:「你隨便報導你不太懂的東西,會讓很多人失業喔。」,這點的力道,在 Rachel 後來跟校刊主編對談時也再一次被提出:「他是要寫我大學推薦信的人,我要去爆他料嗎?」
當我們不痛不癢的時候,是非對錯、公平正義似乎是我們一定要追求的目標。
可是當我們必須做出抉擇時,我們真的會「痛」的時候,我們還可以說一樣的話嗎?
「不行,這樣會影響我房子的行情。」、「不行,我還有家人要養,我不能失去這個工作。」、「不行,那是我們公司的股東/贊助商,不能危害他們。」
弱勢對強勢怎麼辦?
一個老師曾這樣教導我:「我是對的不代表你是錯的,而且比起談對錯,不如談利益( interest )吧。」
這個利益不一定要是金錢上的部分,可能是一個曝光機會,可能是一個圓夢機會,可能是一次跟心儀對象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可能是能在人前風光的機會。
比起學校有沒有納稅人的錢被盜用這件不公義的事情,學校董事更在意他們擁有的房地產價格、會計師在意工作能不能被保住、Rachel 則在意會不會害到無辜的人。
當必須把家人、健康、事業、理想一件件排序時,你會把什麼東西放前面、什麼放後面呢?
換成是你會怎麼做?
而這次看電影時,我也思考著如果我是劇中人,我應該怎麼做?
如果我是 Rachel,當 Frank 要來跟我施壓,我只能這樣默默地吞下他的軟性威脅嗎?
如果我是 Frank,我發現 Rachel 已經抓到我的痛腳,我要怎麼樣才能安全下莊?
我們常常會以為要表達我們的力量,就必須要有強硬的態度,別人才不會把我們看輕。
真的嗎?
看看 Pam 的姪女 Jenny 在 Pam 被辭職之後也跟著被約談,她試著強硬的要脅 Frank,希望自己不要能被調職去地下室。
結果就是被 Frank 笑臉解決,而且相信 Frank 會更加堤防 Jenny,絕對不會給她好日子過。
而同樣的問題也在我日常生活中發生,身為一個醫師,雖然「 醫師 - 病人 」之間的地位似乎在醫師端有比較優勢,但醫師也常常背負著一個醫德的枷鎖,尤其醫師在和病人的溝通上雖然有較多的醫學知識,但反過來不太會去懷疑病人所述,有時候反而容易和病人有溝通障礙。
試著以不同的角度思考,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很困難。譬如最近我的臉書上有朋友在討論馬謖失守街亭到底是單純的笨還是另有原因?也都是很好的練習。
我自己是認為,如果我是 Rachel,我不會強硬的去質疑 Frank,而是以謙卑的跟他請教所謂「 你不懂 」的地方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 Frank 會在出現在曼哈頓的那個位置?能吸引出更多的情報,也許 Frank 說的是真的,能說服我,或是能從他的言談讓我確信他有鬼。
不抱持著「 我才是對的、只有我是對的 」的想法,多方去驗證我方的想法還是對方的說詞,可以更接近事情的真相,和找尋出更多的解法。
不抱持著「 我才是對的、只有我是對的 」的想法,多方去驗證我方的想法還是對方的說詞,可以更接近事情的真相,和找尋出更多的解法。
不後悔的決定
最後,分享我也喜歡的兩個片段,一個是故事的結尾,Frank 在夢中發現監獄的門是開著的,走出監獄的他,回到了故事開頭的演講會場,Frank 在那邊發現他要的,就只是人們的肯定而已。
所以他去拉皮,所以他去找個愛他的年輕學生,所以他去當老師,所以他鼓舞著學生,包括三年級的小學生跟最後舉發他的 Rachel。
那是他不惜一切也想要得到的東西。
他會後悔嗎?
另一段是當 Rachel 被 Frank 施壓後,不知道該不該在校刊刊出學校的醜聞,她回去問被捲入內線交易風暴的老爸,他後悔嗎?
在片中一度落魄的老爸,在此刻慎重且驕傲地回答女兒。
「 我一點都不後悔我的決定。」
檢討過去,我們一定可以找出可以更好的地方,但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出不後悔的決定。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