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幫兒子小艾刷牙時,我在想其他事情,就靜靜的幫他刷牙,他馬上抗議說:「你沒有唱!」他說沒有唱我們自己編的刷牙歌。
另一天,換媽媽幫他刷牙時,可能是她自己覺得有點膩了,所以再編了另外一首刷牙歌,也馬上被小艾「唱錯了!」
( 刷牙就一定要唱那首刷牙歌!)小艾心中應該是這樣想著。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跟習慣?去到了以前熟悉的那個地方,一定要來吃一份這家老店的蔥油餅,那家餐車的包子,回味記憶中的滋味?
吃草莓蛋糕時一定要先把草莓先吃掉,吃雞排一定要配珍奶;吃日式炸雞一定要擠檸檬;吃大餐要先拍照⋯
沒有這麼做,就好像少了什麼,心裏七上八下的覺得彆扭。
儀式感、習慣,就是這樣默默地影響我們。
大腦想要穩定的習慣
我從小艾一出生還沒長牙時就開始有在為他清理口腔,其實比起舌苔,我更想讓他覺得清理口腔是正常每天都該做的事情。
下面兩顆門牙長出來之後,我更是開始改用牙刷去幫他刷牙,雖然兩顆牙其實就大概刷個 5 秒鐘就好,但我在刷完牙之後,會繼續幫他刷還沒長牙的地方,一樣是讓他習慣有這樣的動作。
刷牙時,我還會跟著唱刷牙歌:「飯後三分鐘,刷毛斜斜放,一次刷兩顆,兩回刷十次...」「小艾 baby 每天刷刷牙,下面刷完了要換上面刷,左邊刷一刷右邊刷一刷...」
小艾買單嗎?
當然不買單啊,他才 6 個月大啊!
3 歲前,大哭,大掙扎都是很正常的。不過一樣就是不理他的掙扎,隨著每天兩次的刷牙練習,漸漸地,腳不會踢了,漸漸地,頭不會轉了。
然後就能乖乖刷牙了,大概是開始刷牙後 3 個月的事情。
然後就是每天早晚會上演一次:
- 「來刷牙囉!」
- 小艾躺下來被十字固定
- 變唱歌邊刷牙、用牙線。
從 6 個月這樣做到他快 3 歲了,我才想說可以不用唱歌了,結果就被糾正了。
藉由這些儀式感,讓大腦、讓小孩去習慣去做某件事,是很有幫助的。
像小孩睡覺時,可以給他「關大燈」、「唱睡覺歌」的睡眠儀式;吃飯可以給他「使用專屬圍兜兜」、「專屬餐具」的吃飯儀式,讓小孩容易進入狀況,不需要用力催促小孩。
大腦喜歡提示物
除了每次做固定的事情來讓小孩進入狀況之外,一些提示物也能幫助小孩準備好去動作。
就像大腦有個公式一樣,你放 A 進去,就會跳出 B。
像小艾有個睡覺小毛巾,平時他在床上玩的時候我們不會給他,但進入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我們就會拿出來給他抓著,讓他知道「該睡覺了」。
甚至現在他中午午睡需要的安撫物還跟晚上長睡的安撫物不一樣,他會知道中午那次是只要睡一下下,他睡醒就會起來找我們,晚上長睡就算半夜起床他還是會繼續睡回去。
這點除了小孩之外,大人也是一樣的。
經過了麥當勞就會想要吃薯條或冰淇淋,回到家坐到沙發就想滑一下手機,打開手機看到 facebook 上面有通知就想要點開他看一下。
明明今天還有工作要做、家事要做、衣服要洗、地板要吸,但就是不自覺的滑手機,一滑可能半小時又過去了⋯⋯
一個沙發的提示,一個訊息通知的提示就是可以這麼強烈。
我們可以利用提示物,去讓小孩或自己去建立新習慣,也可以盡量把提示物移開,來屏除不好的習慣。
讓小孩好好睡覺:拿出一個只有睡覺才會給他的玩偶、毛巾、或奶嘴,其他時候收起來。
減少滑手機的時間:如果你比較常滑 line or facebook,把他們藏到手機深處,不要設在最方便、最容易開啟的位置。你進入很麻煩、少看到通知就不容易一直滑。
希望改掉夜奶的習慣:改變床單、燈飾,甚至房間擺設位置,讓小孩覺得這個環境跟以前不一樣。
味道、動作、表情、聲音、道具、都有可能去提示小孩,讓他用大腦反射性地覺得接下來該做什麼了。
要特別注意的是,提示物最好只對一個結果,可以一對一、多對一,不要一對多。
譬如說可以奶嘴對應到要睡覺、睡覺手帕也對應到睡覺,但不要讓奶嘴同時對應到外出跟睡覺。
3 天習慣 21 天成自然
建立起初步的習慣大概需要 3 天,而要持續 21 天左右才會讓你的大腦就像進入導航模式一樣自動自發地去做。
建立新的習慣其實需要大量的能量,因為它還不是習慣,大腦還不喜歡它。
我們家長也好小孩也好都容易在一開始的時候想要去放棄它、抵抗它。
「我為什麼要這麼累?」「跟以前那樣不是很好嗎?」「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都是常見的藉口。
就像爬山一樣,走到山頂前的路我們都會自我懷疑「為什麼我不在家睡覺要在這裡」「好喘好累到底還要多久才會到目標」
要支撐下去,才會看到山頂的美好景象,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不是一場百米短跑,是一個長期的挑戰,如果是和小孩的話,可以考慮在周末父母小孩都比較有空、而且不用被上班上學影響的時候再全力幫助小孩改變,可以更有餘裕。
星期五晚上拚一次、星期六一次。星期天一次,就比較容易突破三天的階段了。
祝大家都能幫助自己或小孩建立起良好的習慣,塑造環境、斷絕誘惑。
張貼留言